一般情况下,精铸模具的尺寸精度是受铸件结构、制模、铸件材质、焙烧、制壳、浇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,其中任一个环节设置、操作不合理都会使铸件的收缩率产生变化,导致铸件尺寸精度与要求有偏差。以下是可能造成精铸模具尺寸精度缺陷的主要因素:
1、铸件材质的影响:材料中含碳量越高,线收缩越小,含碳量越低,线收缩率越大;常见材质的铸造收缩率如下:铸造收缩率k=(LM-LJ)/LJ*100,LM为型腔尺寸,LJ为铸件尺寸。K受以下因素的影响:蜡模K1、铸件结构K2、合金种类K3、浇注温度K4;
2、制壳材料的影响:采用锆英砂、上店砂、锆英粉、上店粉,因其膨胀系数小,仅为4.6*10-6/℃,因此可以忽略不计;
3、铸件结构的影响:铸件壁厚,收缩率大,铸件壁薄,收缩率小;自由收缩率大,阻碍收缩率小;
4、制模对铸件线收缩率的影响:蜡(模)料的线收缩率为0.9-1.1%;蜡模径向收缩率仅为长度方向收缩率的30-40%,射蜡温度对自由收缩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受阻收缩率的影响(较佳射砂温度为57-59℃,温度越高收缩越大);射蜡温度、射蜡压力、保压时间对熔模尺寸的影响以射蜡温度较为显着,其次为射蜡压力,保压时间再保证熔模成型后对熔模终尺寸的影响很小;熔模存放的时候,将会进一步产生收缩,其收缩值约为总收缩量的10%,但是当存放12小时以后,熔模尺寸基本上稳定;
5、浇铸温度的影响:浇注温度越高,收缩率越大,浇注温度低,收缩率越小,因此浇注温度应该适当;
6、型壳焙烧的影响:由于型壳的膨胀系数小,当型壳温度为1150℃时,仅为0.053%,因此也可以忽略不计。
上一条: 如何提高铸造模具的质量?
下一条: 铸造模具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
版权所有:永嘉盛丰模具有限公司手机版